发布时间:2025-09-22 来源: 浏览次数:次
2025年6月26日至27日,第二届雄安安全应急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在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场景汇科创园圆满落幕。我院移动医院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副教授范斌牵头,联合天津工业大学研发的“心肺复苏机器人”项目从全国23个省份436家单位的516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我院科研事业部主任马帅代表项目团队参赛,凭借其创新技术与实用价值斩获大赛优秀奖,展现了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前沿技术实力。
汇聚全国应急创新力量
本次大赛由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主办,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指导,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牵头承办,旨在推动安全应急优质创新资源在雄安汇聚、全国推广,助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大赛设置“安全应急先进适用装备”“安全应急先进技术及解决方案”两大赛道,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前沿领域,最终160项作品入围决赛,竞争激烈程度空前。
突破传统急救技术瓶颈
“心肺复苏机器人”项目聚焦我国院外心源性猝死救治痛点——我国每年猝死人数超百万,院外急救成功率不足1%,传统设备存在操作复杂、功能单一等问题。该机器人融合多参数监护、智能按压、自动除颤、呼吸支持四大核心功能,构建“监护-干预-传输”一体化急救模式,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智能精准施救:采用3D束带式胸部按压结构,支持5-6cm按压深度、100-120次/分钟频率智能调节,通过自适应反馈系统实时监测心电、血氧等生理参数,动态优化按压策略,针对不同体型、年龄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
轻量化集成设计:设备重量仅12kg,折叠后长度缩小50%,续航能力≥0.5小时,搭配“傻瓜式”操作界面,非专业人员可快速上手,满足公共场所、特殊作业场景等多场景急救需求。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落地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研究院科研实力的肯定,更凸显了项目的市场潜力——依托我国老龄化加剧与急救设备需求攀升的背景,该机器人可覆盖院前急救、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矿山特定场所、医疗救援队专业救援等场景。
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助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图片:马 帅
文字/编辑:胡森博
责编:叶洪恺
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孵化器微信公众号
卫生应急学院微信公众号
综合服务电话:0577-63352918
地址:浙江省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灵昆街道灵蓉街66号发展大厦6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