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2 来源: 浏览次数:次
智联医工 预见未来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成功举办疾病预警与诊断技术
医工转化交流会
活动前言
2025 年 6 月 8 日,由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主办的 '疾病预警与诊断技术智联医工转化交流会' 在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发展大楼 6 号楼 13 楼路演大厅隆重举行。
专家合影
1汇聚智慧:共促医工交叉融合
本次会议以 '智联医工'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医疗工程的深度交叉融合,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对接平台,加速疾病预警与诊断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为 '健康中国' 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疗机构的医工交叉领域专家学者、临床医学主任医师代表共 70余人与会,其中 9 位专家发表了前沿主题报告。
参观照片
2前沿聚焦:多维度呈现医工融合创新成果
上午的学术交流在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唐冠义的陪同参观中拉开序幕。侯世科院长在欢迎致辞中强调,医工交叉是推动医疗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研究院将始终致力于搭建连接学术前沿与临床需求的桥梁。
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专家们围绕疾病预警、智能诊断、新型技术等方向展开深度分享: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颖主任系统解读《胎盘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揭示其在疾病早期预警中的关键价值;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张迪鸣研究员介绍《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检测技术与应用》的最新突破,为精准医疗提供技术支撑;
武汉大学吴伟教授分享《柔性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医工交叉方面的应用与思考》,展示柔性电子技术在医疗监测中的创新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德鹏教授带来《高精度三维成像及其算法》研究成果,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技术升级路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韩姹主任聚焦《子痫前期相关高凝问题的探讨》,提出临床难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武汉大学周芙玲教授结合《数字教学与血液急救案例分享》,探讨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与急救中的实践应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赵晓宇教授阐述《微纳超结构设计与智柔感知芯片研究》的创新思路,展现微纳技术与医疗感知的融合潜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雪琼主任特别强调《关注投稿论文中的伦理审查》的重要性,强化科研伦理规范;
天津大学李爽教授介绍《生理生化智能集成可穿戴传感》技术的最新进展,呈现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报告内容覆盖疾病预警、智能设备、新型材料、成像技术、临床研究等多个维度,充分体现了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活力。
4能力赋能:聚焦科研实用技能培训
下午的科研能力提升环节,由天津大学 / 天大温研院科研培训团队带来三场实战型培训:
《科研绘图》围绕科研成果的可视化表达,解析学术图表规范与制作技巧;
《系统综述与 meta 分析》结合实例,讲解循证医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与流程;
《文献检索与阅读》分享高效获取及利用科技信息的策略,助力科研效率提升。
培训内容紧密贴合科研人员实际需求,为高质量研究及成果转化奠定能力基础。
5共识凝聚:共探产学研协同发展路径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 '智能诊断设备与医工交叉融合的产学研模式'' 临床典型案例与医疗器械开发需求 ' 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深入探讨技术转化路径与合作机会,为后续跨学科协同创新奠定基础。
6会议意义与展望
本次交流会是医工交叉领域的一次深度思想碰撞与务实合作探索。通过汇聚多领域专家智慧、分享前沿技术成果、赋能科研核心技能,会议有效促进了医工交叉领域的信息互通与协同创新。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表示,将持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推动更多创新医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切实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文字来源:陈彬
图片来源:沈鹏
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孵化器微信公众号
卫生应急学院微信公众号
综合服务电话:0577-63352918
地址:浙江省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灵昆街道灵蓉街66号发展大厦6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