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简介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第三研究室,下设移动医院工程中心与应急能力建设中心,移动医院工程中心聚焦国家、省、市、县四级移动医疗平台创新构建,联合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方案策划、成果转化等服务;应急能力建设中心依托浙江省应急管理智库、培训演练平台,开展应急决策咨询、基地规划设计、演练方案策划、专业培训等服务。
二、核心业务与研究方向
研究室围绕两大中心,系统性地开展项目研究与业务拓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互为支撑的业务格局。
(一)移动医院工程
作为核心战略项目,移动医院工程中心专注于新一代智能化移动医疗平台的研发与转化。中心紧跟技术前沿,重点攻关移动医院系统集成、移动增压增氧、信息化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产品研发与迭代:与镇江康飞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移动医院产品的开发、优化与迭代升级。
信息化与智能化:联合北京中科数融等科技企业,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及VR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智慧化应急医疗解决方案。
技术应用与推广:车载医院装备列装武警部队47支医学救援队以及在多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配置使用,高原增压增氧车应用于高原作业、医疗保障,先后在天津港火灾爆炸、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阿里维稳等医学救援和医疗保障。
(二)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能力建设中心致力于提供应急管理咨询、队伍建设与装备配置论证、各级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演练解决方案,以及应急医学急救知识与技术科普,服务范围覆盖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
咨询与规划:提供应急体系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各级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编制等咨询服务。
培训与认证: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应急救援员(五级) 认证培训,为各级卫生应急队伍、企业、校园、社区等提供定制化专业培训和公众科普。
演练与评估:为客户提供应急演练的全流程服务,包括策划、方案与脚本编制、平台推演及实战导调,并建立应急队伍能力评估体系。
三、主要成果与转化
依托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工信部项目以及横向产学研项目,形成背囊、帐篷、车载等系列移动医院装备体系,研发了以心肺复苏机器人、智能心肺复苏培训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化医疗急救产品和培训产品。先后荣获天津大学海棠杯XX优秀奖、海经区XXX三等奖、雄安新区XXX优秀奖。
营收与市场化能力
研究室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技术服务、培训业务和项目合作,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稳健的营收增长。这不仅为研究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验证了其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
产业孵化与战略合作
研究室成功引入并培育了温州蓝盾应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海经区孵化器,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同时,与行业内多家知名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合作伙伴包括:
装备制造企业:镇江康飞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公司:北京中科数融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与服务机构:各级卫生应急队伍、国家紧急医学救基地、温州市医疗器械协会、温州市退役军人就业促进会。
社会应急力量:浙江省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协会、杭州市社会应急力量服务联合会、湖州市民安救援队等。
四、应急建设与社会服务
发挥省级应急管理智库作用,研究室积极服务于地方应急管理实践。深度参与并技术支持了“2025年温州海经区防台防汛“全要素、全链条”综合演练”,为提升区域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了专业支撑。先后培训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省级医疗应急队伍、应急救援员专业人员200余人,承担上级部门各类演练策划、组织、实施6场次,培训街道、企业、社区公众500余人,
五、对外服务清单
本研究室依托两大中心的核心能力,可为社会各界提供以下专业服务:
移动医院工程相关:
移动医院及应急医疗装备技术研发与咨询
车载医疗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方案设计
VR/AR应急医疗培训系统开发
应急能力建设相关:
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与优化咨询
企业/园区/社区应急预案编制、评审与数字化
应急演练全流程策划、执行与评估
应急救援员(五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
定制化应急培训课程(应急医疗、校园安全、社区应急、企业安全等)
应急管理相关论坛、会展活动的策划与承办
六、合作联系
我们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诚挚欢迎各界同仁前来洽谈合作,共同为我国应急安全事业贡献力量。
研究室主任: 范斌
联系方式:13920096815
电子邮箱:fanbin911@126
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孵化器微信公众号
卫生应急学院微信公众号
综合服务电话:0577-63352918
地址:浙江省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灵昆街道灵蓉街66号发展大厦6号楼